離油度  

你曾經發現黃油桶中的潤滑脂變成這樣嗎?

 

先別急著向你的供應廠商抱怨。

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潤滑脂的製作原理。

你就可以了解什麼是潤滑脂的「離油度」。

 

潤滑脂的製作基本原理

利用稠化劑(或稱皂化劑)將基礎油吸附住。

想像一下,這就好像用一塊海綿來吸附水。

潤滑脂製作原理1  

稠化劑的作用就如同海綿,基礎油如同水。

依據海綿的性質、大小,可以決定吸附水的數量,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將稠化劑定量投入特定基礎油,並加以攪拌,這就是製作潤滑脂的方法。

但是潤滑脂的製作過程還需要導入溫度、壓力與其他控制因素

這也是各家製造廠的工藝技術層次差異囉

 

潤滑脂的離油現象

潤滑脂製作原理1  

吸了水的海綿受到擠壓,就會釋出水

同樣的,在操作中的潤滑脂會釋出基礎油。

不同的是,基礎油與稠化劑間依舊保持吸力不致基礎油甩掉。

理論上未使用的潤滑脂在存放時是不會有油釋出,

但保存時間過久時可能就會有離油現象發生。

探討其原因,歸納以下幾點:

 

1.潤滑脂表面未保持平整

一般使用者在取用潤滑脂時會留下凹穴。

由於重力的作用,凹陷邊緣的油脂會有擠壓現象,即產生基礎油釋出流入凹穴

建議在取用後將油脂表面抹平,即可減少油脂離油現象。

 

2.潤滑脂本身具有之性狀

我們發現潤滑脂存放愈久,離油程度會愈加嚴重,即使未開封使用。

潤滑脂性狀中會標示一項稱為「離油度」的數據,

這數據顯示油脂在保存一段時間後,釋出多少比例的基礎油,通常以%表示。

這並非製作上的瑕疵,而是製造上伴隨的性質。

製造者都盡力的生產離油度低的產品,

然而要控制半液體(介於固、液體)的產品完全不離油,並非容易。

所以沒有任何一種潤滑脂的離油度為零。

(但製造商可以憑藉自身的優異製作工藝達到幾近於零離油度的潤滑脂,

所以還是可以選購到品質良好的產品)

 

基本上,我們觀察到,根據潤滑脂種類可以歸納出離油度的排序:

A.潤滑脂愈軟離油度愈高

NLGI#00 > NLGI#0 > NLGI#1 > NLGI#2 > NLGI#3

要製作軟硬不同的潤滑脂,控制稠化劑量的多寡是重要的製程。

較少的稠化劑得到較軟的油脂,但伴隨而來的也會有較高之離油度。

 

B.稠化劑種類不同離油度也不一樣

相同製作工藝技術、相同油脂硬度條件下,離油度的排序如下:

脲素基、磺酸鈣基、膨土基 < 複合鋁、鋰基 < 鋁、鋰基 < 鈉、鈣基。

選擇前者會有較低之離油度 。

 

總結:

低離油度的潤滑脂比較不會有使用中漏油的現象。

選擇低離油度的潤滑脂,可以選用較高硬度且為脲素基、磺酸鈣基、膨土基類的潤滑脂。

但如工作條件必須使用0號或00號的潤滑脂時(如管路較長的中央給脂系統),

可以選擇使用脲素基、磺酸鈣基、膨土基類0號或00號的潤滑脂。

然而,此類潤滑脂的價格通常會較高。

總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根據操作用途與條件,多比較不同產品的價格,再選擇適當離油度之產品。

至於已經產生離油現象的潤滑脂,你可以去除離油或加以攪拌,仍可以使用。

只是,小心使用中可能會有較嚴重的漏油現象。

 

arrow
arrow

    Sing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