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Science in Hydroponic 圖片取自Office Zone Pte Ltd
前篇聚尿素基牛油概論偏重於範圍較廣的整體介紹,也許你無法體會真正尿素基牛油的妙用,本文將用較通俗的講法讓你更加了解尿素基牛油的實際應用.
耐高溫:175℃ 工作溫度:-20℃~175℃
在我的職場中常遇到客戶詢問耐高溫牛油,但是當我一報價格時,多半客戶都會打退堂鼓.這問題出在客戶與我在牛油的認知不同.首先我要先告訴客戶牛油的組成與結構,一般而言牛油是由增稠劑(thickner,俗稱皂基)與基礎油(礦物油,合成油)組成,再添加抗氧化劑,耐極壓添加劑,防鏽劑...等.用一個例子可以讓你很清楚牛油的結構,你可以將增稠劑想成是一塊海綿,而基礎油就是水.當你把海綿丟到水中再拿出來時,這塊沾滿水的海綿就是牛油.牛油在工件中受擠壓時就會釋放基礎由來潤滑,就像海綿受擠壓時釋放出水一樣.
問題來了,當增稠劑不再受擠壓時,釋放出的基礎油可以再吸附回來嗎?就像海綿可以再吸附釋放出的水嗎?如果增稠劑不能再吸附釋出的基礎油那牛油就只剩增稠劑,如何能再使用呢?牛油的好壞就決定在這關鍵點.好的牛油,他的增稠劑可以有效的吸附釋放出的基礎油.這時你就要問什麼是好的增稠劑了.
増稠劑的種類繁多,大致有以下幾種:
鋰皂基 | 鋁皂基 | 鈣皂基 | 膨土皂基 | 聚尿素基 |
複合鋰皂基 | 複合鋁皂基 |
各種皂基有他不同的特性,這裡我們不一一詳述,僅就鋰皂基與聚尿素基在耐高溫性上做比較.因為鋰皂基是目前工業界使用最廣的牛油.鋰皂基牛油的耐高溫度約為125℃,而聚尿素基牛油為177℃.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從上圖在1μm電子顯微鏡下可清楚看出兩者鍵結緊密度,這也就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何聚尿素基牛油可以比鋰皂基牛油耐較高的溫度.
也由於皂基鍵結緊密,聚尿素皂基結構不易受高溫破壞,所以就能有效的吸附釋放出的基礎油.
待續,stay tuned....